前言
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在做關于特教故事系列,很多小伙伴也在積極關注。不過我們發現大家有一些關于特教理念的困惑。今天我們特意邀請了我們的賀媽賀小燕老師,來為我們答疑解惑。下面是和賀媽的采訪對話。
?。▉碓矗貉胍曅侣劊?/p>
問
您理解的康復(教育)目的是什么?
讓每個學員在未來成為獨立的人,我想無論是普教還是特教,都是如此。
答
問
如何理解“獨立”這個詞語?
“獨立”分成三個層面:生活獨立,經濟獨立,思想獨立。
根據不同學員的不同能力來定目標,生活獨立是Z基本的,這也是為什么在我們所有的教學設計中,生活自理訓練是ZZ重要的。
答
問
要實現經濟獨立,會不會很難?
經濟獨立,其實不是說真的要去上班自己賺多少錢。能自己上班賺工資固然好,但我們的理念更側重于“就業一人,解放一家”。說白了,只要他們能出去就業,就可以解放家里的一個勞動力。這個才是他們工作創造的Z大價值。
只要他們能出去上班,有事做,他們生活所需的錢由社會福利或者家庭提供都沒有問題,但是本人要有能花錢、能管錢的意識,不會出現錢一拿到手里分分鐘就花光了,他們能有一個相對較長時間的使用規劃,或者說知道錢的重要性,不會被人用一顆糖果、一包零食、幾句好話就騙走了。
答
問
那么思想獨立又該如何實現呢?
大多數人都是不相信這群孩子有獨立思考能力的,不然,他們怎么會叫智力障礙者呢?但不試試,或者說我們都沒有給他們機會去思想獨立,他們又怎么可能學得會獨立呢?比如上次,在挑選實習單位時,我們先去的榨菜廠(詳情見下文:【特教故事】一起尋找光的方向),學員們因為在家從來沒有勞動過,覺得榨菜廠真累,然后去了鋁廠,經歷后發現鋁廠更累,體驗對比之后,他們都想回到榨菜廠上班?,F在,他們不就有了自己的選擇了嗎?很多時候,不是我們的孩子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,是一直以來要么被包辦代勞,要么是放任自流,沒有體驗和自己決策的機會。學習的機會都沒有給予,就得出一個“思想不能獨立”的結論,這個不公平。
所以,我們總是需要給他們機會試試,才知道Z后的結果如何。
答
問
那么樂一融合的理念是什么呢?
做一道證明題,證明這群特殊人士是可以的!
這段時間的支持性就業項目培訓期很短,每期只有2個月,一群很多連刀都沒接觸過,在家衣來伸手、飯來張口的人,短短2個月時間能干啥?一開始,很多人都覺得不可能,2個月就業?普通人都做不到吧!但是,相信才能創造奇跡!所以,2個月的時間,他們改變特別大,有些從滿嘴臟話變成了文明禮貌的好家人,有些從焦慮暴躁變成了陽光積極的好幫手……他們2個月的時間都會有這么大的轉變,如果是更長時間,或者說是更早的時候就開始接受適合他們的訓練呢?如果不是過早地放棄希望,我相信,他們會比今天更好。
這群特殊學員,被太多人告訴他們:你不行!
但在刻意練習后,家長看到了孩子們的改變,也刷新了他們的認知“原來我的孩子是可以提升和改變的”!通過具象化地改變,學員自己也看到了,原來我是能成功的!
答
問
這樣看得見的改變,只用了2個月時間,是怎么做到的呢?
“簡單、重復、照做”就這6個字。我們圍繞上述的“成為獨立的人”,需要開設的課程就包含了生活自理、職業、社交、休閑娛樂及錢財管理等技能。心智障礙人士的智能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差,很多東西,只要給了體驗給了支持都是可以學會的,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。